母乳是世上最好的婴儿食品,
喂养方式正确与否,
关乎着宝宝能否健康发育成长的大事儿!
喂奶看似简单,却不是每个新妈妈都能胜任。
坚持母乳喂养的同时,
很多妈妈都以“别人说…”
“长辈说……”的方式喂养,
你是否听过这些“经验之谈”:
初乳要挤掉,不能给宝宝喝;
哺乳前要用消毒湿巾清洁;
产后奶水少,就得喂奶粉…
也正是这些误区,
导致宝宝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。
在此,小和整理了母乳喂养的十大误区,
助力父母,成功母乳喂养,
帮新手宝妈掌握正确母乳知识,避开雷区。
误区一
分泌的初乳看上去好脏,
还是不要让宝宝吃了
误区二
分娩完没有奶水,
还是让宝宝先吃奶粉吧
婴儿出生一小时内即可进行哺乳,每次可持续半小时,即使没有乳汁也应哺乳。多让宝宝吸吮乳头乳晕,这不仅可增进感情,也会因宝宝的吸吮而促进乳汁分泌。
误区三
哺乳期就要多补充营养!
多吃些鸡鸭鱼肉好好补一补
新妈妈一个人吃饭等于两个人在吃不假,理所当然要多补充些营养。但是,鸡鸭鱼肉等富含动物脂肪的食品吃多了是会引起宝宝消化不良,最为明显的表现之一就是大便呈油性或有奶瓣!所以,哺乳期妈妈一定不要吃辛辣油腻的食物!
误区四
宝妈生病了,尤其是感冒,
坚决不能给宝宝喂奶
首先:妈妈感冒的时候是需要给宝宝哺乳的。因为妈妈感冒咳嗽打喷嚏,家里已经有这些细菌了,如果不给宝宝这些活的抗体细胞,宝宝就没有办法抵抗这些病,而且身体还有可能感染妈妈的病。所以,宝妈感冒不影响哺乳,更不需要断奶。
其次生病能不能继续哺乳,应该视宝妈的病情而定。比如:轻微的伤风感冒,根本不必中止喂奶,只要带上口罩,注意呼吸隔离就行。急性乳腺炎属化脓性的或有皴裂的,一定要断乳;非化脓性或只是单纯红肿的就不一定断乳。而且为了避免病后无乳,治疗期间可先将乳汁挤出,或者将挤出的乳汁煮沸消毒后再喂给宝宝吃。但一些重症疾病、传染病、或需要长期服药的疾病,应立即停止喂奶。
误区五
乙肝妈妈不能母乳喂养
只要新生儿在出生12小时以内接受乙肝免疫球蛋白(HBIG)和乙肝疫苗的注射,就能获得很高的保护率,被传染上乙肝的可能性小。只要做好预防措施,仍然提倡乙肝妈妈母乳喂养。
误区六
躺着喂奶比较轻松,
宝妈和宝宝都会舒服一些
躺着喂奶适用于剖腹产伤口还没恢复的妈妈,而且即便是躺着喂奶,也是很有讲究的!应取斜坡位,将宝宝扶侧卧后,在宝宝背后垫上一个枕头。喂养时要防止吸入空气,从而避免吐奶等现象。
因为躺着喂奶,看似母子轻松,实际上弊处很多。试想,大人躺着喝水都容易呛着,更何况是新生的婴幼儿?与此同时,由于这个姿势很轻松舒适,劳累的妈妈容易在哺乳中昏沉睡去,很容易造成宝宝呛奶或者是乳房压住宝宝口鼻致使宝宝窒息,所以,宝妈不要图省事儿就偷懒呦!
误区七
给宝宝吃夜奶容易长蛀牙
因为母乳喂养时,宝宝把妈妈的乳头含的比较深,而且必须用力吸吮才有乳汁进入口腔后部,因此母乳留在牙齿间少,是不会导致蛀牙的。
相比,奶粉喂养的宝宝,由于使用奶瓶,含乳浅,甚至宝宝不吸也会有奶出来,加上配方奶里的糖分高,因此留在宝宝牙齿间的配方奶不但多,而且糖还多,反而更容易蛀牙。
误区八
总觉得孩子吃不饱
孩子吃没吃饱,一看精神,二看尿布,三看体重增长。孩子吃奶后有满足感,或者开心玩耍或者酣然入睡,每天换6~8次很湿的尿布,排便2~5次,抱在怀里感到他一天天变长变重,眼睛有神,皮肤有弹性,小肉结实就行了,母乳的奶水是否充足,孩子最有发言权。
误区九
哺乳前用消毒湿巾清洁
误区十
6个月后母乳就没营养了
本文授权转载自[北京和美妇儿医院公众号],任何机构和个人未经授权禁止转载,菠萝孕育保留追究一切责任的权利。